最新资讯
破解展商痛点:CES Asia的全周期服务之道
在低空经济这片热土上,企业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。出海合规、融资瓶颈、订单转化——每一道关卡都可能成为企业成长路上的绊脚石。然而,在CES Asia这个平台上,这些痛点正在被逐一破解。
“去年我们带着新产品准备进军欧洲市场时,差点在电池法规上栽了跟头。”一位无人机企业负责人回忆道。欧盟新电池法的实施,让不少中国电子企业的合规成本平均增加了25%。但在CES Asia的“出海合规”专题研讨中,他们及时获取了专业法律团队的解读,成功规避了潜在风险。
融资难题同样困扰着许多初创企业。在“低空经济投资与商业闭门会”上,投资机构的视角正在发生转变。一位资深投资人坦言:“我们现在更关注企业在产业生态中的独特价值,而不仅仅是技术参数。”这种“生态位价值”的投资逻辑,促使初创企业不仅要会“要钱”,更要懂得通过融资绑定产业资源,实现协同发展。
对于参展企业而言,最实在的莫过于订单转化。CES Asia构建的高效转化体系令人印象深刻。“开展第一天,我们就通过智能匹配系统见到了三家目标客户。”一家专注飞控系统的企业代表说,“现场设立的签约室更是贴心,专业团队协助我们完成合同细节磋商,省去了来回沟通的麻烦。”
除了这些基础服务,CES Asia还通过特色圈层活动,深度解决企业的瓶颈问题。
“细分赛道CEO闭门峰会”就是一个典型例子。在这个按领域分组的小范围交流中,企业家们能够畅所欲言。“在这里,我们不仅找到了解决方案,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信任。”一位参与过闭门峰会的企业创始人表示。这种高专业度的交流,有效促进了行业经验的共享与传承。
政策理解一直是企业的软肋。“政策解读会帮我们理清了很多模糊地带。”一家无人机物流企业的高管感慨道。采用“主题宣讲+案例拆解+现场答疑”的模式,让政策变得清晰易懂。据悉,参与这类活动的企业,其政策申报通过率要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20%。
在国际标准研讨区,一家无人机企业的技术总监兴奋地分享:“我们的‘多机协同避障算法’通过这个平台被纳入行业标准参考方案,这为我们打开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助力。”标准壁垒的突破,让中国创新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更多认可。
从出海指导到融资对接,从订单转化到标准共建,CES Asia正在构建一个全周期服务体系。这个体系不仅解决企业当下的痛点,更着眼长远发展,助力企业在低空经济的新赛道上行稳致远。
“参展CES Asia,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产品展示,更像是一次全方位的赋能之旅。”这正成为越来越多参展企业的共同心声。